请认真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后,再进行支付 确定

看网球比赛 千万别公放声音

来源:爱奇艺体育 2021-02-10 10:16

分享到:

导语:锁定爱奇艺体育频道,每天早8点听着巴蒂、萨巴伦卡这些嚎门女将那余音绕梁的「哦哦啊啊」睁开双眼,提神、醒脑又销魂。比闹钟好使多了。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540.jpg


试问,还有比和爸妈一起看男女主激烈亲嘴儿更尴尬的亲子活动吗?

有,一起看运动员激烈打网球。

不光聚众看觉得不好意思,你自己看都得脸红。

其实说「尴尬」已经不准确了,应该是「羞耻」。

那荡气回肠的「哦哦啊啊」,光听声音的话别人还以为你在播放小电影,旁边的大爷都皱起了眉头。


「网球运动员爱叫」这事儿估计大家都注意到了,来看看油管上的网友是如何评价的:

「佩蕾拉听起来像是在念咒语…我好期待她能召唤个鬼魂或者至少从土里伸出一条胳膊。」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556.png

「莎拉波娃和大威廉姆斯在2005年温网那场的叫声,绝对是网球史上最下流的。」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01.png

「母亲大人:你看啥玩意儿呢小瘪犊子?!!!!」

「我:我拿裤衩发誓我真的只是在看🎾!!!!!」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11.png

有的人觉得他们叫得很诡异,也有的人觉得很欲,然而秘姐我最好奇的却是,他们到底叫得啥?

还好有网友听力过人,给出了神总结:


「尼古列斯库 - ‘为什么?!’

里斯克 - ‘为什么~~~’

齐布尔科娃 - ‘你过来啊!!!’

佩蕾拉 - ‘澳大利亚!’

费丝莲娜 - ‘哦我的上帝!’

斯特里措娃 - 哥斯拉咆哮

阿扎伦卡 - 哭泣和尖叫

莎拉波娃 - ‘啊~~~’

萨巴伦卡 - ‘哦~~~’」

德布里托 - 汽车报警噪音」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16.png

这些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总能在赛场上以多种方式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

那些高潮迭起的声浪让你想打瞌睡都不行。

而且一些人的动静之大、之尖,远远超过一般人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莎拉·布莱曼来串门子了或者是谁的猫被踩了尾巴。

要说谁最会叫,玛丽亚·莎拉波娃绝对是数一数二,网坛人称「尖叫波娃」。

她的身材长相那咱是没得说,但一出声实在太要命。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22.png

随便一嚎,分贝破百。

100分贝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有人操控着气压钻机在你耳朵边上就地打眼儿,分分钟给你干出一口井。

可以说,这种程度的高频波段足以被用于除四害。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27.png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31.png

裁判和观众有时候被莎拉波娃吵得脑银子生疼,也会对美女失去耐心,大吼着让她「SHUT UP」。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35.png

而且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当一场比赛中一旦有人开了个头儿,开始叫,另一方通常也会跟上,然后两个人开始对吼。

一浪又比一浪高,反正谁也不服谁,赛场分贝内卷一触即发。

2013年温网公开赛,莎拉波娃 VS 米切尔·德布里托,这场比赛被媒体戏称为「魔音大战」。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39.png

根据现场仪器显示,莎拉波娃成功喊出103分贝。

原本以为这是不可能超越的极限,谁知青出于蓝胜于蓝,当时才16岁的小将米切尔居然一下干到了109分贝,音效堪比螺旋浆飞机就地起飞。

最终米切尔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这不仅是莎拉波娃职业生涯中输给实力悬殊如此之大的对手的罕见败绩,更是唯一一次的分贝滑铁卢。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45.png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世界排名一百开外的选手都能赢,是不是说明挥拍一声吼真的能对比赛起到积极作用呢?

事实上,它还真有助于提高成绩。

掐指一算,你就会发现除了莎拉波娃之外,很多网球名将都是鬼吼鬼叫爱好者。

运动心理学家路易丝·迪利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说,她认为这种动感声波完全可以成为运动员比赛中最有力的杀伤性武器。

据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大叫可使落地击球速度获得3.8%的加成,发球的速度可提高4.9%。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51.png

这种击球时发出声音,和中国传统武术当中所讲的「气沉丹田、以气催力」意思差不多。

运动员在击球前都会充分吸气,然后蹬地、转体、转肩,将力量转移到球上,这个动作会使腰腹部的核心肌群快速、强烈地收缩并压迫胸腔,导致肺叶中的空气通过声带,这时如果张开嘴,一声浑厚的怒吼就会脱口而出。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55.png

它可以保证运动员的呼吸节奏,更好地释放力量。

所以很多人都会着重强化自己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至于这么干的结果——

你看莎拉波娃、阿扎伦卡、塞莱斯、阿什莉·巴蒂这几个喜欢主动发力的力量型猛女,腰都不怎么细。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659.png

而从对手的角度来看,遭遇这种声浪暴击无疑非常吃亏。

宏观一点儿说,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面对狮子、老虎的近距离怒吼,人类早就形成了能快速辨别危险程度、打不过就跑的本能反应。(因为那些心里没数、硬往上冲的,基本上都被吃掉了,基因未能延续)

所以从心理层面,鬼吼鬼叫的一方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保持专注力、提振气势以及加强自己掌控比赛局面的感觉,而这无疑会给被吼的一方带来精神上的强大压力。

节奏一乱、心态一崩就彻底完犊子了,再好的技战术水平也发挥不出来。


除了这些不可量化的心理因素外,一些研究数据还表明,当额外的听觉刺激存在时,确实会干扰运动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影响到判断来球方向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而错失timing。

反应延迟约为30毫秒,也就是50厘米的位置误差。



这么看来,挥拍一声吼对于提高比赛成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不会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是一种可持续的比赛策略。

我们几乎可以总结出「叫就能赢、不叫就输、叫不过对手也会输」的比赛走向。

它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平性,球场上因此产生的冲突不断。

去年的澳网公开赛上,艾丽森·里斯克与现单打世界第一阿什莉·巴蒂就因后者的叫声太大而差点打起来,比赛被迫中断10分钟。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728.png

其实网球场上出现这种现象也是由来已久,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传统。

昔日的网坛巨星莫妮卡·塞莱斯自九十年代初就开启了每击一次球就尖叫一声的风格,被公认是「网球嚎叫艺术」的创始人。

在1992年温网的一场比赛中,塞莱斯因为高达93.2分贝的尖叫而被对手投诉,然后裁判就让她把嘴闭上,这是网球场上的音浪攻击第一次被大众注意到。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733.png

事实上,不少教练都会传授自己的弟子如何战略性吼叫。

莎拉波娃以前就说过,从她开始练网球那天开始就这么做了,不喊她不会打。

我感觉这个就像有些歌手唱到高潮部分时老是双眼紧闭、浑身颤抖、双手虚空摇摆、脸上一副便秘的样子是差不多的意思。

你能说这个是刻意的吗?

她的教练就是著名的网坛教父:尼克·波利泰尼,他可是带出了一批大嗓门,安德烈·阿加西、威廉姆斯姐妹,包括开山鼻祖塞莱斯都是他的门徒。

有人指责他这么培养球员是在耍不光彩的手段,他却不以为然,认为吼叫并不是网球场上独有的现象,如果你看看其他运动,比如举重、高尔夫或冰球,运动员也都挺爱喊。让能量尽情释放,何罪之有?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738.png

关于打球到底能不能叫的问题,网坛一直争论不休。

曾击败莎拉波娃的尖叫黑马米切尔对此霸气表态:「不爱听我喊的人随时可以走」。

「铁金刚」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也是个茬子,直截了当表示反对,她说叫声会造成误判,这是妥妥的作弊,必须禁止。

小威廉姆斯则比较缓和,说自己在全身心投入比赛时发出声音是没有意识的,如果对手也这么干她也OK,这并不会影响到她。

费天王也表示对手一定程度的叫喊是可以接受的,但也补充说如果声音太尖太高,且总在关键时刻来一嗓子,那就有点欠揍了。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741.png

国际网联曾在媒体上公开发言,鉴于发力时大叫存在于各项体育运动的普遍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当然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故意干扰对手的小手段当然不被允许,但在实际操作中,到底是「正常喊叫」还是「恶意喊叫」很难界定。

再加上它对于比赛的积极影响拥有这么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赢得比赛的奖金又如此可观,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管制过分运动员喊叫似乎不太可能,这些不得体的声音将会继续存在。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745.jpg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观众,我还是认为比赛时能热情澎拜地叫出来还是挺不错的,这多有气氛呐,一下就看上头了。

就好像,谁看武打片不听个响儿?动作声音对不上都难受。

毕竟除了精湛的技战术之外,人身上所爆发出的原始兽性就是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所在。

就像是被猎人逼到悬崖的动物,那声音充斥着肾上腺素的气息,危险又迷人。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756.png2月8日起,2021澳网公开赛大战在即。

锁定爱奇艺体育频道,每天早8点听着巴蒂、萨巴伦卡这些嚎门女将那余音绕梁的「哦哦啊啊」睁开双眼,提神、醒脑又销魂。

比闹钟好使多了。

微信图片_20210210094800.png


分享到: